主页 > 新闻动态 > 官方发布 >
新闻

[书展总结]精心策划 高效落实 与时俱进 有力实施——2013年上海书展上海图书公司工作总结

2013-09-29 15:11|来源:上海书展|作者:徐晶|
2013年上海书展已于8月20日在展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书展是上海图书公司面临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的时刻,在集团的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戮力壹心、克服万难,用智慧与汗水换来了销售数量、组织经验、经营策略和技术革新等多方佳绩。世纪馆实现销售码洋1482万元,实洋987.2万元,占整个书展销售总量的38%;人文艺术馆和文史中国馆也分别实现销售码洋118.8万元和26.7万元的好成绩,其中人文艺术馆比去年增长14.2%。具体来说,上海图书公司在本次书展工作中表现出了以下特色:
 
一、精心策划、认真组织
 
今年是“原世纪”和“原文艺”两大出版集团首次联袂亮相上海书展,展厅面积较往年增加了一倍。书展中的首发、签售、讲座等活动也陡增一倍有余,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销售压力。公司领导班子密切保持与集团的步调,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强化书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成立了由总经理朱旗亲自挂帅、副总经理李光辉、石洪颖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的工作小组,并从各部门抽调了100多名员工组成参展队伍。工作小组从人员配备、后勤保障、财务结算、信息支持和企划宣传等各部门各方面都作了精心准备,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从6月起,公司每周召开专题统筹会议,沟通各项工作的进度,商讨问题的对策,及时通报和落实新的工作规划与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书展期间现场管理和图书保管工作,有效维持现场活动秩序,公司还特别引进了由退役武警人员组成的专业安保队伍,专门负责书展中馆内的应急处理和现场图书管理。公司重点部署了签售活动的秩序维护、馆内物品保管等工作,为减少图书损耗,降低成本做了充分准备。
 
为了圆满完成书展销售任务,公司多次组织收银员、志愿者、安保人员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对书展开幕和闭幕工作的精确部署,参展图书的进场拆包上架和撤场打包搬运过程均高效有序完成。
 
书展期间,集团和公司领导每日亲临展馆,现场督战指挥,有力地推进了书展各项工作的进程。
 
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
 
公司在筹备初期吸取往年经验,认真分析了往届书展的库存和销售数据,为各出版社在今年书展备货工作提供了参照依据。同时,在图书品种方面再三与集团发行中心、各出版社沟通商榷,对促销品种和一般图书品种的备货要求一一解释,确保了今年备货有的放矢,有效推动了销售码洋的大幅度提高。
 
今年人文艺术馆继续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引进上博的艺术品和艺术类图书,丰富了图书品种,在专架上陈列的百余种上博展览图录和历年学术书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古斋虽只位居场馆一隅,但高雅的博古架上堆砌整饬的古书吸引了无数书客前来凝伫,九华堂丰富的文玩杂件和紫砂壶等带给了读者淳穆厚重的传统人文气息。
 
为了配合本次书展,上海博古斋特将珍藏多年的《桐阴论画》原书刻板重新修缮并以朱墨限量套印数部与读者见面。《桐阴论画》乃晚清著名画论家秦祖永裒辑,上自晋唐,下迄清初,计有评语九百条左右,汇集了历代名家的画学精论。此书的雕版印行,在中国近代书画文论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对艺苑真赏社的创建起着开山和推动作用。博古斋推出的另一精品是《吴昌硕印集扇面》五幅。此印集扇面共集晚清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印章三十方,用九华堂精选硃标印泥原石精拓,将“缶翁少壮至老年作品大略粗备”的珍贵作品以印面及边款形式拓于五张扇面,实为精妙绝伦的人间孤品,受到行家的好评,书展第一天便被藏家预订三套。
 
影印和影刻善本古籍一直为藏家所珍视。《宋版礼记》和《毛扆四书》在此次书展上依然受到读者的青睐,《萝轩变古笺》、《御注道德经》、《陶渊明诗文集》和掌中宝《心经》等影刻古籍也都受到读者的热捧。
 
博古斋馆保持了去年的良好销售势头,文玩杂件销售可人,若砖砚、扇骨、印章、印泥等九华堂特色产品亦是书展宾客竞购的热点,参展的紫墨轩紫砂系列产品也广受好评。    
 
三、优质服务、与时俱进
 
为体现为读者诚挚服务的特色,公司延续了书展的优良传统,继续为读者提供免费打包、送书上门和赠送“爱心拎手”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购书。公司党总支还将参加上海书展作为公司深入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契机,在收银台、服务区等区域设立了 “党员示范岗”、“团员示范岗”和“巾帼文明岗”等醒目的标志,接受广大读者的监督。与此同时,公司还推出了由业务尖子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读者提供导购服务。另外,本次书展的亮点之一是现场增加了各类信息服务的二维码服务点,读者通过轻松扫描,即可在自己的移动终端上享受购书、查询等服务,有效控制了公司的服务成本,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书展期间,公司推出了在世纪馆购书满1000元享受免费包邮的便民优惠活动,为了尽量满足广大读者“当天送达”的需求,职工们往往在下班后再骑车将书送到读者家里。今年公司在现场针对会员提供了诱人的增值服务,如会员现场快递打八折,书展现场申请办理会员金卡、银卡的读者,今后到门店购书可享受8.5折或9折优惠等,让不少会员享受到了实惠。
 
本次书展中,公司负责集团图书签售活动计170余场,直接参与销售的活动多达140场,占其总量的82.5%,较去年翻了一番。在曹可凡的《可凡倾听》和《名医话养生》的签售活动中,公司有关工作人员提前1小时到场准备,为签售活动的顺利做出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名医话养生》,一书既出,洛阳纸贵,为了保证读者能顺利买到该书,工作人员牺牲午餐时间连续数小时不停奋战。书展七天每日的活动现金流达到十几万,但公司未发现一张假钞,显示出公司有关工作人员高超的业务技能和过人的职业素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书展的最后一天,有读者朋友专程送来锦旗,答谢公司员工拾金不昧的美德。这是前几届书展从没有过的,是消费者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新诠释,是集团、上海图书公司和上海书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这也得到了上海书展组委会的高度肯定。
 
公司还为本次书展前期宣传做出了较大努力,通过在公司的新媒体新浪微博@上海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和腾讯微信公共平台@海上博雅讲坛上进行较大力度的针对性宣传,以及委托上海地区著名传统文化推广品牌“国学新知”在其自媒体平台豆瓣、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上大力协助宣传《史记》发布会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提升了信息服务质量。由于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传播面广等特点,本次书展中,公司积极保持与各个新媒体平台的关注者(粉丝)互动交流,及时高效地通过上述平台为读者朋友提供第一时间的答疑和求助等信息服务,受到了读者朋友的好评。
 
同时,“海上博雅讲坛”利用本次书展的良机与读者进行了大量互动。通过向读者发放纸质宣传材料、在书展现场放置易拉宝宣传物品及现场宣讲等活动,海上博雅讲坛自媒体豆瓣、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和喜马拉雅等平台均有较大的关注者增加量,拓宽了上海图书公司为读者服务的覆盖面。
 
四、有力实施、实干兴业
 
2013年上海书展较以前九届发生了很多变化:一、公司展位面积比原来多了一倍,几乎贯穿的展览中心的东西两个馆二楼的全部面积;二、在保留原来世纪馆出版社和人文艺术馆的情况下,新增了新加入世纪馆的近十家出版社和文史中国馆。新场馆的加入带来了营业面积增加,给公司的进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面对新的挑战,公司积极寻求解决策略。公司业务部在6月初就启动了书展的各项业务工作,6月中旬组织集团下属发行中心和各出版社市场部人员召开业务沟通会,明确进货目标和各项业务工作的时间节点,制定《2013上海书展业务工作要点》分发给各出版社,并做好发货和送货的沟通与落实工作。为确保书展品种的有效性,业务部在品种选择和数量分配上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在第一时间和各出版社进行积极沟通,短时间里审核了1.7万余种图书,实现铺底品种17519种、119914册、603万元码洋,确保了世纪馆的顺利运行。书展期间,业务部及时为集团下辖的各家出版社提供销售数据,协助进行有效补货,切实做到了每天有新订单,天天有新货源。整个世纪馆共完成到货数量294302册,码洋1795.3万元,实现销售码洋1482万元,销售实洋987.2万元。
 
为了更好的做好书展集团重点品种的进货工作,公司在保持与出版社沟通的同时,依托常年和上海各区县及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准确的把出版社重点品种信息推送给图书馆客户和各团购客户。如集团此次书展隆重推出的“二十大好书”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世纪文景的《名医话养生》等品种,广大客户得到新书信息后纷纷踊跃征订。其中《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的征订数量短期内突破了5000册大关,《名医话养生》和《十万个为什么》的征订数量亦迅速突破1000本,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提前对出版社的重点书进行布局,采取提前征订的战略是非常有效的。书展期间,这三个品种的销售雄踞整个书展排行榜前列,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以单本销售25070册佳绩,在上海书展的销售排名中名位列第一。2013上海书展单品销售排行榜前20名中,集团有13种图书上榜,并且纷纷位于前列,占到了书展排行榜的65%。
 
另一方面,结合去年首次书展网上同步销售特点和今年场地、规模的变化,今年的书展天猫商城网上销售工作从技术上对相关软件和流程进行了大幅改进,在不增加人力成本的前提下扩大了可供品种,提升配货效率和准确性。在线销售品种由去年的10000种增加到今年的15000种,配货满足率由去年的90%提高到今年的98%。除了在线销售外,公司在网上还推出了在线新书预定、在线活动时间表查询、在线签售本预定等多项增值服务,特别针对强势品种少儿社的《十万个为什么》制作了专题推荐和销售页面,在发行中心和少儿社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市场铺货时间差,实现了书展期间网上独家销售,加之良好的服务和集团供货优势,买家好评如潮,取得了形象、销售双丰收的良好成绩。仅该品种书展期间网上销售221套。整个书展期间网上销售实洋由去年的2.8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9.3万元。 
 
此次进入人文艺术馆的图书品种多达6000余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充分体现了专业书店的图书品位。在展位的设计陈列方面,采取了出版社专架和《图书馆分类法》相结合的办法,对知名度高,且与专业相吻合的出版社如中华书局、中国书店、北京三联、广西师大、故宫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进行专架陈列。今年人文艺术馆的整体类别在保持以前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连环画和线装书等品种400余种,创所有参展客户的品种之最。
 
除此之外,公司还利用展区的空隙,在立柱上定制广告灯箱、挂旗等对重点图书进行宣传。通过在灯箱侧面进行如老上海系列、故宫系列、良友系列以及集团推荐“二十大好书”等主题书展广告,方便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新书、好书。书展期间,此类重点推荐的品种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其中36000元的《良友画报》和9800元的《良友画报》都宣告售罄,集团推荐的“二十大好书”也位居销售排行榜的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海博物馆展位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馆藏图录和最新、最时尚的创意产品,如陈燮君馆长的最新力作《纸》和当下最时尚的钺形手机套等,其总量亦达到了200余种,极大地丰富了人文艺术馆的品种。
 
文史中国馆是全国“古联体”在上海书展的集体亮相,整个书展的进货、陈列、保管和销售工作全部由上海图书公司承担。业务部积极与“古联体”各成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精心测算书架的陈列品种和数量,合理配置既能代表出版社形象,又能实现销售的品种。在共同努力下,公司与27家“古联体”成员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进货品种2161种,进货码洋近百万元。在陈列创意上,采取了出版社专架陈列,设立了“书法精品区”和“碑帖精品区”两个专区,大大方便了读者选书。文史中国馆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的专业读者和古籍爱好者,实现销售码洋近20万元。
 
五、群星荟萃、亮点纷呈
 
本次书展中,上海图书公司一共主办了7场活动,均由企划全力负责。深受学术界瞩目的中华书局《史记》修订版新书在本次书展中首发,梁晓声、樊树志等携新作亮相。
 
8月14日上午在书展中央大厅,梁晓声亮相《原来》新书分享会。《东方早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华网上海频道、海峡之声等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篇幅不等的报道。8月17日上午,在中央大厅召开了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修订本新书发布会,首批印制的“征求意见本”亮相书展。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史记》修订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生群先生,《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修订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先生,以及该修订工程的组织单位中华书局的总经理徐俊。《深圳商报》、中新网、新华网上海频道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报道。8月18日上午,在书展中央大厅举行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先生的《明代文人的命运》首发仪式及签售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购书签名。
 
除此之外,18日上午,沪上学者、文化名人陈子善、李长声和毛尖针对文学评论与出版问题展开了讨论。当日下午,著名画家曾刚携《曾刚彩墨山水扇面选》参加了签售活动,在举办讲座之后还现场作画,一展翰墨丹青风姿。翌日下午,著名学者、批评家朱大可先生在世纪馆A区作了题为“中国人为何失去了阅读的动力”的专题演讲,签售了其《神话》、《审判》、《乌托邦》、《先知》和《时光》等。以上活动都引起了不少读者关注与购书。在此之前的17日下午,世纪馆C区举行了悬疑推理小说作家、内科医生安东宁夫先生的《太平间里的恶魔》签售活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