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总结]环球影音世界馆:2013上海书展总结
2013-09-29 15:08|来源:上海书展|作者:徐晶|
为期七天,续航86个小时的2013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20日圆满靠岸。十年的风雨兼程,上海书展已成长为国内最富品牌价值的图书、音像及文化衍生产品的展示平台之一,作为其中的“环球影音世界馆”承办单位的上海新汇集团,有幸第十次亲历了这一盛景,是第五次以承办方的名义主持“音像馆”的日常工作,为此,在2013上海书展十周年典庆之际,对本次展会作一回顾总结。
一、参展的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居历届之最
根据本届书展的定位及组委会的要求,新汇集团提前两个月启动了书展准备工作,特别是在招募全国音像参展商中花了较大功夫,因为传统介质下的音像产品及其市场状况无论是经营主体、营销品种,还是市场覆盖面都较以往有大幅度的“缩水”,全国音像市场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牌”,所以,为了能使本届书展全方位体现全国特征,集团组织专门的业务团队分别走访了北京、广州、深圳、重庆等主要城市,无一遗漏地与全国主流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充分沟通,细致讲述了上海书展的规模、品牌、效应等各项情况,获得了绝大多数单位的肯定,他们也纷纷提供了最具代表性的节目参展。本届书展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5家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参展,为历届参展单位层次、数量之最,基本网罗了包括中国唱片总公司、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在内的全国著名品牌公司,从整体上提升了本届书展音像规格。
二、参展的音像品种居历届之首
新汇集团在本届书展前设定了“三大超越”预期,即参展商、参展品种及销售额都能超越以往各届。为此,除了向全国广邀参展商外,产品品种也是重点考核并落实的重点之一,经近两个月的精心组织,在书展期间向读者呈现了2.3万余种不同类别、不同介质的音像产品,涵盖的内容有流行、古典、民族、戏曲、电影、电视、儿童、教育、电子、健身、休闲、旅游、游戏以及进口、黑胶、发烧等多内容,多介质的音像类产品,其中不乏有亮点的产品,诸如世界旅游风光系列、3D蓝光系列、经典黑胶系列、奥斯卡系列等数十款亮点产品,从这些产品的销量来看,音像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处主导地位的流行类产品逐渐被经典和新载体取代,读者越来越多地看重于内容的可收藏性和知识性,并具有网络不可替代性,所以,通过本届书展,对于音像出版、发行商来说,是了解市场,把握市场脉搏,制定营销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展会的销售额居历届之前
新汇集团在保持音乐产业基地固有特色下,积极开拓与音乐相关的其它产业,在展会布局中较以往所突破,传统音像销售仍点据85%份额;辟出5%的地方增设了音乐图书、健康图书、艺术图书的销售区;辟出10%的区域作为电子教育、儿童辅助、动漫衍生以及阅读辅助等产品的展示销售区,以此增强了整个音像馆的多元化性特,满足读者多样性需求,为传统音像的创新转型进行探索尝试。从整体销售情况来看,今年的销售不仅达到了销售预期,还创造了历届纪录,总销售码洋近90万元,实洋在80万元以上,同比去年增长了近三成。“环球影音世界馆”在本届书展中,顺利完成了参展商、品种数、销售额三大预定目标,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四、互动活动创历届之颠
“环球影音世界馆”组织了九场与读者互动活动,其中包括戏曲、流行、礼仪、健康、爵士、杂技等音像出版首发、签唱、表演、讲座活动,创造了新汇集团自承办影音馆以来,组织活动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参与人次与节目数量最多的一次。新汇集团所组织的九场活动,主要定位于推广原创与传承,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中国传统礼仪普及讲座、原创民谣首发以及京、越剧流派传人经典唱片签售、健身操展演等,通过这些活动与销售的有机互动,大大增强了影音馆的服务功能,对提升文化产品营销能力和宣传力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继往开来
虽然2013上海书展已经落幕,但她带给了日渐低迷的音像行业以充分的启示与思考。首先,传统介质的音像产品仍具市场空间,应该思考的是营销模式的转变和内容的细分;其次,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应为正版音像提供直接面对读者的舞台;再次,坚守在音像出版、发行阵线上的业者,在政府的支持关注下,应抱团维护,把更多的精品推向读者,使音像能有一个继往开来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