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上海马路”的24小时,听,它们在说话

2019-08-16 13:57|来源:东方网|作者:熊芳雨、刘昊|

       马路不仅是城市的经脉,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上海马路不仅有长短、宽窄、曲直,而且有色彩、气味、声音。今天上午,《上海24小时的马路表情》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本书脱胎于《文汇报》去年一组广受好评的城市纪实系列“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那些改变中国的伟大历史瞬间、重要转折时刻,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马路上留下印记。来自上海测绘院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马路数量从1365条增加到2311条。其中一些马路保留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比如愚园路、武康路、绍兴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留下沉淀并汇聚交融;有一些马路经历过转型带来的阵痛,又最终破茧而出,比如淞沪路、长江路、曹杨路,它们与改革开放的巨轮一同前行,对接城市培育新兴产业的新需求,汇入时代洪流;有一些马路,从无到有,开建伊始就被赋予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多元理念,比如世纪大道、滨江大道、老外街,它们应运而生,成为改革开放这一鸿篇巨制在上海的生动注脚。
 
       学者熊月之在活动现场表示,论马路之繁多,全中国城市无出上海之右者;论马路内涵之丰厚,大概也很少有城市能与上海比肩。马路是认识上海的入口,也是热爱上海的理由。穿行在上海马路的历史时空里,你能听到轮船汽笛声、码头号子声、机器轰鸣声、店铺算盘声、菜贩吆喝声、报童叫卖声,也能闻到汽油味、咖啡香、西餐味、报馆书肆油墨香。
 
       
 
       熊月之透露,自己曾作为警卫战士,巡逻过上海不知道多少条大街小巷、大路小道,宽宏的南京路、优雅的淮海路、绵长的虹桥路……“那时我常犯嘀咕,上海马路怎么这么千奇百怪、匪夷所思。后来有机会接触这方面史料,才深感这真是一门大学问。”
 
       
 
       《上海24小时的马路表情》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从40条马路中精心选出了24条,按照其不同的人文特质,分别对应一天中的24小时。比如早上八点的中山东一路,在海关大钟的钟声里,风从东方来;上午十一点的复兴中路,拿着相机的游客在这里走走停停,寻找刘海粟、柳亚子、何香凝、钱锺书等文化大家留下的印记;下午两点的绍兴路,你可以在这里喝咖啡,看书,再听上一段昆曲;下午五点的愚园路,夕阳的光影穿行在弄堂里,像电影里的场景;晚上十一点的大学路,餐厅变成酒吧,街道变成剧场,恍如一道流动的盛宴,而青春和梦想永不落幕……
 
       24条马路串起上海的24小时,更串起上海的昨天和今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