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首次深入“毛细血管”开讲,“名家海岛行”走到基层村镇

2019-08-15 16:04|来源:上观新闻|作者:诸葛漪|

 
       “不虚此行,我们以前少有文学讲座,薛老师能来传播书香特别好。她走上写作道路的经历让人深受启发。”退休中学教师陈进超评价,“以后请多安排这样的面对面活动。”8月14日,“书香瀛洲”2019上海书展崇明分会场“名家海岛行”活动,首次将会场放到基层第一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薛舒在崇明区中兴镇中兴村举行“真实与虚构——乡村生活与小说”讲座,分享创作经验。
 
       讲座下午两点开始,崇明区图书馆中兴镇文广站早在半小时前已人头攒动。薛舒以崇明糕为契机打开话匣子,既有对从业经历的回顾,也有细致的小说字句分析,比如从“喜气洋洋打个盹”还是“打个喜气洋洋的盹”探讨写作需要打破传统、打破既定印象,追求更加生动的语言。
 
       读者们的提问五花八门,从该怎么写小说到如何辅导孩子写作,都展现出对文字与文学的热情。薛舒表示,“写作需要长期积累,敏锐地观察生活,多准备。”讲座结束,大家又把她团团围住,索要签名。薛舒坦言,自己抱着文学扫盲的心态而来,深入基层“毛细血管”,没想到来听讲的人除了小朋友还有中老年人等各个年龄群。“一位阿姨问我,茅盾文学奖哪年诞生的?我一时真没答出来。”她感叹,“大家水平都好高,全民阅读有希望。这次讲座启发我,‘下基层’不仅人要下来,与基层读者的思维也要进行对接。大家对写作者有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探索更融洽的衔接。”
 
 

 
       崇明区图书馆馆长王超透露,趁着上海书展良机,名家深入第一线办讲座早有计划。今年应中兴镇十多个读书会强烈要求,把讲座第一站放到了这里。未来这一形式将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与名作家面对面。上海书展崇明分会场举办六年,王超深感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爱书人,以中兴镇为例,原来只有一个阅读团队,现在发展到十多个。阅读活动向基层延伸,从集体组织变成自发自觉的分散行动,今年竖新镇、三星镇、港沿镇都有“书香漂流·绘本走民间”读书活动,在庙镇黑森林民宿还将第一次举办阅读分享会。
 
       每个来崇明的名家都对海岛充满感情与回忆。14日上午,作家简平与朱大建早上六点半就向崇明出发,为“名家海岛行”助力。简平曾参与拍摄电影《男生贾里新传》,该片在崇明取景,简平在岛上待了三个月。在《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事》讲座,简平特意放了五分钟的《男生贾里新传》片段。在座不少读者是崇明中学学生,画面一出,大家都睁大了眼睛。 “《男生贾里新传》制作主场景在崇明中学。”简平回忆,“当时从市中心到崇明的大桥没有开通,剧组成员坐船过来,一路阳光白云,安心待在崇明岛,非常开心。拍摄正值暑假,结束时,小演员抱头痛哭。一个暑假‘暴晒’,大家都从‘白人’变成‘黑人’,而今他们学业有成,有的从中戏毕业,在人艺做演员,有的从同济等高校毕业,各有所成。”
 
 

 
       简平直言,《男生贾里新传》制作经费不宽裕,“我鼓励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能做成,这是阅读给我的信心。”为电影甄选演员时,简平请小候选人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由此他引申,“读诗需要真情实感,不要做作。”他走下讲台,举着话筒走到学生中,用甄选演员的问题问大家,“如果在班里找一个好朋友,你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同学们举手抢答,“善良,善于思考”,“知识渊博,跟我有共同话题”“人品不能太差,性格不能太火爆”……最后,简平寄语小读者,“不要投机取巧,不要应付,阅读保持一份童心、一份真实,才能获得更多想象力。
 
       崇明也是作家朱大建的福地,他在这里拿到散文比赛奖项,“我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在讲座《我读散文,我写散文,我论散文》中,朱大建从张岱、范仲淹谈到巴金、史铁生。除了精心准备讲稿、PPT,朱大建特地讲台边放着几本书,随时拿起做参考。讲座结束,读者簇拥着他合照、签书。朱大建说,“你们有所收获,我就开心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