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盛夏时节成为书香最浓郁的日子——书展如期而至 阅读浸润都市
2019-08-15 15:37|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徐翌晟|
每年的盛夏时节,是上海的书香最浓郁的日子,人们的阅读欲望伴随着气温一路升高。今天,第十六届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如期而至。离正式入场的时间尚有半小时,等候入场的读者队伍就已经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大门外蜿蜒出一百多米,排到了威海路。
人与人的相遇
上海书展是人与人的相遇,相约,志趣相投的爱书人从城市的各处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在这里不期而遇。
排在队伍最前端的是三位白发的七旬老者,他们来自上海的不同方向,却无一例外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抵达上海展览中心。祖籍湖南的方先生已经78岁,这是他第一年的上海书展经历,早餐都在肩上背着的大大的军用书包里,“年纪大了逛书展,水也不敢多喝一口。”毛先生从闵行坐公交车来,“书展里的书都打折,这真是价格惠民!”单先生一早从浦江镇赶过来,“这是爱书的人最好的时光,不要放弃啊!”
还有每年书展都来的八十岁的林女士,一边啃着早点一边排队,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为了给正在读高一的孙女买一些“值得阅读的书,提高阅读质量,今年学校规定了许多必读书目,太好了,希望孩子们能够多看纸质书。”
队伍里的学生不少,邢同学明天就要回家乡合肥,今天约了好友小龚一起来逛书展,“经典名著是一定要买的。”
在书展里,他们还将遇到平日里耳熟能详的作家、学者,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今年除了毕飞宇、葛剑雄、陈尚君、孙颙、叶兆言等书展上的常客外,角田光代、林俊颖、罗伊·雅各布森、平野启一郎、约翰·豪等都是首次来到上海书展,与读者分享图书和与阅读有关的思考。
来自戏曲界、文体界的名家也将在上海书展亮相。京剧名家尚长荣将出席《皮黄春秋之尚长荣京剧电影连环画》签售会;昆曲名家蔡正仁将为《心寄弦情——窦福龙评弹作品集》新书发布助阵;演员胡歌将作为“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嘉宾,讲述一路走来的奋斗与思考;徐根宝、许晴将同时出席《可凡倾听——一五一十》签售。
人与书的相遇
本届书展序馆门口主体造型是一个由70本书组成的号角,意味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声已经吹响,紧紧呼应“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主题。今年序馆最大特点是全开放型的书架设置,没有如往年一样用玻璃封闭起来。读者如果想翻阅架上的陈列,伸手可触,600多种图书的摆放更亲近读者。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今年主宾省四川出版展团等,都在各自展区的显著位置,集中展示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新中国70周年成就和实践,阐述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最新佳作,展示代表过去一年里优秀出版成果的各类精品图书。
“现在的上海书展是一个巨大的阅读能量场,它和城市中的各种小型阅读场域互相呼应、互相成就,把平时的各种阅读创新汇聚起来集中呈现,让阅读真正浸润整座都市。”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
上海分布于城市各处的100个分会场的活动也从今天开始密集进行。创下历史纪录的1273场活动中有不少在分会场进行,今晚在距离云端最近的书店朵云书院旗舰店中举行的“悦读极地之光——挪威现当代文学译丛新书发布”,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有你世界更大:致敬名家译者分享及诵读会”,“七系列”中在科学会堂进行的“院士七日谈”,上海首家中版书房在书展每晚组织一场“中版之夜”等等。
文化与文化的相遇
一群统一身着橘色衣服的志愿者正拿着《上海书展读者手册·指南》迎接第一批进入展馆的读者,他们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首次通过上海市志愿者协会招募的社会志愿者。
据上海书展布展主管汪耀华介绍,今年的志愿者队伍比往年扩容了近一倍,达到200多人,并多了12位专事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翻译志愿者,以及2名手语翻译。他们不仅提供服务,更有文化与文化的交流。
12位外语及手语翻译志愿者身着特制的蓝色志愿者服装,将在序馆、中央大厅,按照读者需求,进行流动服务。上海残疾人联合会将组织残障人士参观书展,届时手语翻译志愿者将积极为其服务。
身着蓝色制服的德语志愿者小安来自上海理工大学,这是她第一次的上海书展经历,却已经不是她的第一次志愿者经历,经过了两天集中培训,她熟悉了书展的展位布置,在书展上准备为读者指路、找书,还将协助引导场内人流、维持签售秩序,“期待能发挥到自己的语言特长,找到为之服务的对象。”
上海书展上的志愿者一直以来是上海书展最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身着橘色衣服活跃在书展现场,读者热情地称他们为“小橘子”。书展7天,“小橘子”们将坚守各自的岗位,书展的各个展区都将看到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