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上,这本书“先声夺人”,引起各方关注
2019-08-15 14:09|来源:四川在线|作者:肖姗姗|
上海书展上,陈思和教授等著的《中国文学课》引起各方关注。《中国文学课》,是一本“先声夺人”的图书,有声版先于纸本图书上线。2018年底,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策划与领衔的“中国文学大师课”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中国文学大师课”授课阵容强大,既有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张新颖、郜元宝、金理等学者,又有王蒙、莫言、王安忆、严歌苓、余华和苏童等著名作家。“中国文学大师课”音频上线后,在喜马拉雅收听超过1300余万人次。
学者出书斋,拆掉大学的围墙
陈思和教授不仅是一位学术造诣高深的学者,更是一位主动走出书斋、参与历史的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而开设有声课,则是他走出书斋,与时代对话、与社会对话的又一次尝试。关于这门课,他自己说,原始的想法就是要把复旦大学的围墙“拆掉”,“把复旦大学的学术声音放到社会上,让一些没有机会进复旦校园的听众来听”。
复旦大学有开放办学的悠久传统,从陈思和自己做学生时开始,课堂上就不断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他们当中有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社会上的文学爱好者,甚至有不少退休的、无业的人员。他们为了求知,自己端上小凳子,悄悄地坐在教室的空余地方。后来陈思和留校做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来迟了找不到位置。当时陈思和就想,如何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把高校最好的教学资源放到社会上去,让更多的学习受益,那多好啊。
现在的音频平台正好满足了这种社会需要。于是,“中国文学大师课”在喜马拉雅上线。四川人民出版社以纸本书的形式,将这门课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以文学关照人生
面对社会听众和面对在校学生是不一样的。后者更多的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培养人才,而前者不是。对于社会听众,更需要的是让文学来发挥心灵感染的作用,丰富人性的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为了这个目的,陈思和与他的团队一起设计了“文学与人生”的课程。
从文学看人生,突出的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从作品内涵来分析人生百态。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表现了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映射的社会现象。《中国文学课》严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100部不朽的经典:从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到当代耳熟能详的《白鹿原》《长恨歌》《平凡的世界》……教授们将这些经典名作,从教科书的刻板模式中解放出来,放回到十大生命主题之中,从出生、童年、青春,到饮食男女、行旅他乡、困顿中年、人生终点。
文学是人学,它在阅读、对话、阐释与思考中开拓人生的广度、深度与高度。陈思和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举一反三,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使文学丰富对人生的理解,也使人生丰富对文学的解读。
也许我们从未读懂经典,听名师来解读
复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这样解读《社戏》,他说,鲁迅写社戏的重点,并不在于台上的戏有多好看,而在于台下。
“不是大人们张罗的那台戏,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快乐。恰恰相反,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演出的童年喜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因此,真正成全这出“社戏”的人,是鲁迅的母亲。当孩子们急着要去看社戏的时候,母亲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没有强行跟孩子们一起去;当孩子们看完社戏回来后,发现母亲已经等了他们一整晚了。正是因为母亲的尊重,才有了这一场温暖而美好的社戏。
这就是《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核心,正如鲁迅在《今天我们如何做父亲》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大人们应该是“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样的解读,不仅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也提供了一种鉴赏文学的方法论。